[2017AUA]姚欣教授:开启新时代——肾细胞癌液体活检研究点评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5/25 11:56:31  浏览量:2522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众所周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因此探索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筛查手段成为当前肿瘤防治的关键。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被称为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众所周知,早期发现恶性肿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因此探索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筛查手段成为当前肿瘤防治的关键。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被称为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为体外诊断的分支,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式血液检测,可以监测肿瘤或转移灶释放到血液的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完整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或肿瘤细胞释放出的外泌体,在肿瘤早期筛查、疗效评价和复发转移风险监测等环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ctDNA是指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所携带的肿瘤基因组的DNA片段,主要来源包括坏死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备良好的生物标志物特征。Al-Qassab等针对循环肿瘤DNA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利用肾细胞癌(RCC)患者单一血液样本ctDNA全外显子测序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诊断RCC方面的可行性。
 
  主要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30例术前RCC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入组人群每人提供一份40ml全血样本以提取血浆游离DNA。游离DNA经Fluidigm?Access?Array文库制备系统、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扩增,从而获得Illumina HiSeq平台所需的测序文库;经Galaxy工作流测序数据分析系统确认血浆游离DNA检测出的突变、并将该测序结果与白膜层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
 
  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了与RCC密切相关的目的基因,包括VHL、PBRM1、SETD2、BAP1、KDM5C、KIT、NFE2L2、MET、TP53、CDKN2A、FGFR3、PIK3CA、BRAF、MUC4。识别突变的标准有以下三点:即总计数和读长百分率分析中具备足够突变频率、确认所有重叠序列、与白膜层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通过基因芯片分析30例RCC术前实验组和32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中27例(84%)未检测出上述目的基因序列。RCC术前实验组中20 例(67%)检测到体细胞突变,导致非同义突变、移码突变、无义突变或剪接位点突变;而健康对照组中仅有1 例(3.1%)。早期RCC患者和进展期RCC患者中均可发现突变,其中包括一例肿瘤大小1.1×0.7×0.5cm的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液体活检技术可以从多数RCC患者(分期和病理分型不同)的单一血液样本中检测出ctDNA,而对照组只有1例检阳性检出。以上数据证实了在肾实性肿瘤患者中通过基因特异性ctDNA全外显子测序诊断RCC是可行。对于包括微小病灶在内的不同分期RCC初诊、监测和靶向治疗指导,非侵入性基因检测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多中心临床数据的持续积累,包括ctDNA全外显子测序在内的液态活检在医疗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要将液体活检真正应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良恶性鉴别、肿瘤进展程度和疗效评价、预后监测等领域,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支持。
 
  参考资料:Usama Al-Qassab, C. Adam Lorentz, Dean Laganosky, et al. Liquid biops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J Urol. 2017, 197, e913-4.
 
  姚欣,医学博士。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中华泌尿外科、中华内分泌外科等杂志编委。

版面编辑:赵丽丽  责任编辑:马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2017AUA姚欣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