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18热评│陈文明教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使死亡率增加

作者:  刘丽   日期:2018/7/12 17:17:33  浏览量:2816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18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6月1-5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大会涵盖了肿瘤领域精彩纷呈的众多研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Schoen MW教授团队对全美国范围1999年9月1日至2013年间的罹患MM的4797例(排除在诊断6个月内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退伍军人进行了研究,并在本次2018ASCO大会上进行总结交流(摘要号:213215)。《肿瘤瞭望》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文明教授对此项研究进行性点评。

研究介绍
 
已有研究证实静脉血栓栓塞(VTE)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相冲突。为了进一步探讨VTE对MM生存的影响,本项研究纳入了全美国范围1999年9月1日至2013年间的罹患MM的4797例退伍军人,排除在诊断6个月内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相关指标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BMI)、合并症、治疗(包括移植)、血红蛋白(HGB)、白蛋白、肾功能。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评估在控制已知预后因素的情况下,VTE和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分析队列包括4797例患者,其中641例在MM诊断后出现VTE(15.4%)。在控制年龄、种族、BMI、内科合并症、基线实验室特征、确诊时年龄,初始用药(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硼替佐米)这些条件后,MM合并VTE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年危险比(HR 1.28,95% CI 1.09-1.52)),5年危险比(HR 1.17,95% CI 1.04-1.31)。6个月生存期的标志性分析显示,VTE仍然是死亡的危险因素,2年内(HR 1.23,95% CI 1.05-1.45),5年内(HR 1.17,95% CI 1.04-1.32)。 控制已知的MM预后因素后,VTE与MM诊断后2年内的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本研究并不能确定观察到的死亡率增加是否是VTE的直接结果。对具有VTE高危因素的MM患者进一步研究,可以明确该关联的意义。 
 
研究点评
 
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静脉血栓(VTE)的风险明显增高。关于VTE与MM患者的预后的关系尚不确定。
 
2018ASCO会议报道华盛顿大学荣军医院的关于多发性骨髓瘤静脉血栓与患者死亡率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发现641例MM诊断后出现VTE(15.4%)。在排除年龄、种族、体重指数、内科合并症、基线实验室特征、确诊时年龄、初始用药(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硼替佐米)等影响因素后,MM合并VTE患者2年及5年死亡风险增加,危险比分别为 1.28(95% CI 1.09-1.52)及1.17(95% CI 1.04-1.31),但在1年亡风险并不增加,危险比为1.15(95% CI 0.90-1.49)。对于生存期超过6个月患者分析显示,在2年及5年时VTE仍然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提示, MM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明显增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疾病早期或复发进展时伴有肿瘤高负荷、使用免疫调节剂及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中心静脉插管、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应该重视血栓发生的风险,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等预防血栓发生;静脉血栓对MM患者的长期生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本研究尚不能确定观察到的死亡率增加是否就是VTE的直接结果,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二者的关联性。
 
专家简介
 
 
陈文明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委员、亚洲骨髓瘤网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骨髓瘤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ASCO18陈文明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