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联合署名的《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以下简称《共识》)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引起了广泛关注。100多位来自外科、内科、放疗科、妇科和生殖科的专家基于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特点与诊疗现状,针对BRCA1/2基因突变、化疗、内分泌治疗、生育力保护和妇科问题等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联合署名的《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以下简称《共识》)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引起了广泛关注。100多位来自外科、内科、放疗科、妇科和生殖科的专家基于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特点与诊疗现状,针对BRCA1/2基因突变、化疗、内分泌治疗、生育力保护和妇科问题等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共识》牵头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请他对共识编撰背景、内容及临床意义进行介绍,并对当前临床诊疗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01
肿瘤瞭望:日前,由您牵头的首部《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于《中华医学杂志》,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该《共识》是基于什么背景编撰的,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共识》发布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有何重要意义?
刘强教授: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都会有许多女性罹患乳腺癌,其中不少会因此而失去生命。欧美国家乳腺癌诊疗水平较为先进,因此,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临床指南、治疗方案等都是根据欧美国家的乳腺癌临床经验来执行的。
但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约为70岁,而在中国等东亚国家,受种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5~49岁。在日常诊疗中,20~30岁的乳腺癌患者也并不少见。因此,中国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比例明显更高。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需求、治疗方案、遗传相关风险等因素都与年长的乳腺癌患者有所不同。而许多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需求又没有得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缺乏明确的临床证据和指引。为规范和优化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的诊疗,中国年轻乳腺癌(Young Breast Cancer in China,YBCC)专家组组织乳腺外科、乳腺内科、放疗、生殖和妇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共同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诊疗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专家投票的形式形成了首个《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
在日前召开的多场《共识》巡讲会上,大家一致表示,《共识》贴近临床实践,为常见临床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好的指引,为医生的临床选择提供了有力依据。相信该《共识》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解决更多的临床问题。
《共识》总结了六大方面的内容,包括:1、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2、BRCA1/2基因胚系突变;3、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化疗;4、年轻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5、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6、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妇科问题。相信《共识》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中国年轻乳腺癌的诊疗,促进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并逐步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转归和生活质量。
02
肿瘤瞭望:《共识》中指出,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比例更高。年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哪些特点?请您就当前我国年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诊疗情况进行介绍。
刘强教授: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整体乳腺癌患者中的比例为10%~15%,非裔美国人的比例会更高。相关数据显示,欧美国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更早。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短期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更高,尤其在术后两年内尤为明显。所以大家都觉得三阴性乳腺癌特别难治,其实并非如此,整体来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并不比其他亚型低很多,只是其复发和死亡风险主要集中于手术后的短期内。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只要接受正规、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得到彻底治愈的,不要过度担心其复发风险。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大多数对化疗比较敏感,因此,目前临床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共识》中指出,中高危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仍是以含蒽环和紫杉的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为主。早期的一些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只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加入的确能够显著降低他们的复发风险。如果患者存在BRCA胚系突变,应用PARP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也可以提高明显患者的治疗疗效。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加入也使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因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之后复发转移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对于年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其生活质量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比例确实更高,但随着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手段的增加,或许将来三阴性乳腺癌的长期生存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为可观。
总而言之,三阴性乳腺癌并不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若被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也不要产生过多的恐惧心理,要正确认识它、对待它,并且和医生一起战胜它。
03
肿瘤瞭望:当前,以T-DXd为代表的新型ADC药物正值研发热潮,您单位也参与了相关研究。请根据相关病例的诊疗体会及临床患者的应用情况,分享下ADC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获益和应用前景?
刘强教授: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是近年来非常热门并且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显示出非常好的治疗疗效的一类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这一概念并不算新,早在几十年之前就被提出来了,最近几年来,由于各项技术的突破,ADC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了特别好的疗效,使其真正开始大放异彩。
ADC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主要的区别就是靶向杀伤、局部药物高浓度。我们可以把ADC药物比喻成精准制导的导弹,对于一些高毒性的化疗药物,我们通过化学键把它连接在一个抗体上,然后通过抗体把它带到肿瘤局部,通过其局部的高药物浓度和高毒性,对肿瘤产生强有力的杀伤作用。
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依赖于化疗,ADC药物在这类乳腺癌患者治疗中产生了非常好的疗效。如T-DXd和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SG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药物监管部门的肯定。
DESTINY-Breast04(DB-04)研究中纳入了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约占整体人群的10%,与流行病学数据一致),研究结果显示,T-DXd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了非常好的疗效。与TPC治疗组相比,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vs 2.9个月;中位OS分别为18.2个月vs 8.3个月,中位OS延长了将近10个月,其获益程度与HR+人群一致。ADC药物为晚期TNBC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信心,且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HR+人群PFS;关键次要终点:所有人群PFS、HR+人群OS及所有人群OS这四项终点均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或趋势,所有人群(包含HR-人群)PFS和OS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效力。
传统化疗药物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往往很快就发生耐药,但ADC药物能够达到局部高浓度和高杀伤力,从而让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有效,让我们看到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DC治疗时代已经到来。个人认为,ADC药物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前景,可以在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治疗领域或者新辅助治疗领域进一步进行探索。当前我们看到其在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相信未来通过与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联合,能够更好的提高早期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疗效。
刘强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主任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乳腺外科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博士
回国前任哈佛大学Dana Farber癌症中心讲师
ESO-ESMO年轻乳腺癌国际共识专家组成员
亚洲乳腺癌协作组成员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