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SABCS︱邵志敏教授点评EFECT研究结果——ESR1突变与内分泌治疗预后关系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2/31 12:40:10  浏览量:2206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8年SABCS大会上公布了EFECT后续研究分析结果,深入探讨了基线ESR1突变对HR+非甾体类AI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接受依西美坦和氟维司群TTP的影响。

EFECT是一项III期随机研究,共纳入603例ER+、非甾体AI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分为氟维司群250mg和依西美坦两组,用数字PCR检测227例患者血清样本ESR1基因最常见的8个突变类型,旨在分析基线ESR1状态和TTP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ESR1突变比例达23.4%(52/222),基线ESR1突变与更短的TTP有关(HR=2.03 1.26-3.29;P=0.004)。在ESR1突变的患者中,依西美坦组TTP是2.0个月(95%CI 1.7-2.4);氟维司群组TTP是3.5个月(95%CI 1.9-5.0月)(HR=0.67 95%CI0.37-1.19,P=0.17.),值得注意的是EFFECT 研究中使用的氟维司群是250mg, 而在氟维司群250mg 与依西美坦比较,即ctDNA中检测到ESR1突变的患者使用依西美坦预后更差。
 
 
为了进一步探讨ESR1突变状态以及与内分泌治疗获益关系,对SoFEA和EFECT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发现对于ESR1突变型的患者氟维司群250mg较依西美坦有更优的PFS和OS,而ESR1野生型的患者两种药物PFS和OS均无差异。
 
 
 
 
回顾既往研究,在CONFIRM 和 CHINA CONFIRM 研究中,氟维司群500mg 与 250 mg 相比,有着更优的PFS 和OS ,同时,我们在亚组分析中也看到,在既往接受过芳香化酶抑制剂AI 治疗后的亚组,氟维司群500mg与250mg 相比,也有着更优的PFS 。结合本次SABCSC 公布氟维司群250mg 的结果,同样印证了氟维司群500mg 的优势。
 
 
 
邵志敏教授点评
 
EFECT研究看到ESR1突变与既往使用AI后进展相关,使用AI后发生ESR1突变的比例高达23.4%。而且发生ESR1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对于接受依西美坦的患者TTP仅2.0个月。EFECT研究结果与之前报道的III期随机SoFEA研究、2016年SABCS报道的ESR1 Y537S突变能够加速肿瘤进展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的结果均一致。
 
 
SoFEA和EFECT的Meta分析为ESR1突变HR+乳腺癌对依西美坦的临床疗效不理想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支持,而氟维司群的作用不受ESR1突变的影响,对出现ESR1突变的患者,氟维司群可以较依西美坦改善患者的PFS和OS,因此,ESR1突变是晚期HR阳性乳腺癌发生AI耐药的重要机制;对于临床上辅助治疗用过AI的患者,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应首先考虑作用机制不同的内分泌药物如氟维司群。
 
专家简介
 
邵志敏教授
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