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圆桌会︱聚焦乳腺癌内分泌和局部治疗重磅研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12/16 17:02:32  浏览量:1433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9年12月10~14日,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19)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当地时间12日下午的综合讨论专场(General session)发布多项有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局部治疗的重磅研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主持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宝良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朱丽教授对研究进行了现场解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宝良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朱丽教授分别介绍了关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NSABP B-42研究结果,并就寻找可从延长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患者进行了探讨。
 
郭宝良教授:此次大会公布了NSABP B-42研究的10年随访结果,与2016年发布的7年随访结果相比,患者无病生存期(DFS)风险下降为16%,达到4%的绝对获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无乳腺癌间期(BCFI)事件的降幅达26%(HR=0.74,95%CI:0.61~0.91;P=0.003),远处复发(DR)风险降低29%,具有统计学意义(HR=0.71,95%CI:0.55~0.93;P=0.01)。但这一结果是否表明所有这部分人群都应进行延长内分泌治疗还值得探讨。
 
朱丽教授:上海瑞金医院乳腺中心的一项关于延长内分泌治疗多学科协作(MDT)决策的研究入选此次大会壁报交流,从一定层面展现了真实世界的数据,在<65岁、淋巴结阳性和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我们团队更推荐延长内分泌治疗。
 
傅佩芬教授:NSABP B-42研究长期结果与我们预期基本一致。在绝经后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延长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有一定价值,而最关键的是寻找能从延长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并关注患者的风险程度、身体耐受情况和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
 
郭宝良教授和朱丽教授分别就关于CTS5的TAILORx研究以及如何将临床风险和基因风险相结合的MINDACT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郭宝良教授:TAILORx研究入组人群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阴性的女性乳腺癌以此人群为对象进行CTS5评分验证。研究发现,中高危人群的CTS5评分更有价值,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而对于≤50岁绝经前的患者没有预测价值,尚无更好的数据。此外,该研究随访时间很短,仅2.86年,还需等待进一步随访结果进行探讨。
 
朱丽教授:这是CTS5(基于ATAC和BIG 1-98中绝经后患者建立的模型)首次在TAILORx中进行验证的研究,而TAILORx中有很大一部分绝经前患者,这也有可能解释了<50岁的人群中CTS5预测效能不高的原因。因此,希望今后有更多针对绝经前患者的预测模型。
 
傅佩芬教授:本次大会公布一项针对MINDACT的补充数据,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在进行化疗决策时既要考虑临床风险,又要考虑基因风险,如何将年龄因素与两者很好结合,这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
 
郭宝良教授:INDACT研究将年龄因素与临床和基因检测进行整合,综合评估风险,观察年龄对治疗决策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在临床高风险、基因检测低风险的<50岁的患者中,化疗可获益,但获益小于TAILORx获益人群。TAILORx研究中<50岁人群的化疗获益为6.5%,而MINDACT研究中无乳腺癌转移复发风险降低3%,无复发间期降低2.5%。这种差异可能与随访时间的长短有关,MINDACT研究随访5年,而TAILORx随访7.5年。另外,对于绝经前人群化疗获益是否因为细胞毒性药物又到闭经发挥作用尚不能澄清,是这二个研究存在的共性的问题。
 
朱丽教授:MINDACT研究中,只有8%的绝经前女性运用卵巢功能抑制(OFS),这可能是<50岁患者亚组分析达到阳性结果的原因。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对<50岁的基因中低危患者,个人认为化疗和OFS可能作用相似。
 
目前,在保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放疗是降低局部复发的重要手段,是否所有患者都应行全乳放疗?郭宝良教授和朱丽教授就APBI IMRT、FaMRIsc两项有关乳腺癌局部治疗和筛查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朱丽教授:在临床治疗中,对更高危的患者进行升阶梯治疗,低危患者进行降阶梯治疗,而部分乳腺照射(APBI)即为降阶梯治疗。APBI研究入组520例40岁以上的保乳患者,肿块<2.5 cm,切缘≥5 mm,随机分为全乳放疗组(WBI)和部分乳腺照射组(APBI)。主要研究终点为IBTR(同侧乳腺复发)。10年随访结果显示,APBI组和WBI组的IBTR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次要研究终点也无显著差异。远期和近期不良反应和美观效果更支持APBI组。因此,部分乳腺放疗或可成为低危患者全乳放疗的替代治疗。
 
FaMRIsc研究入组1355例30~55岁的患者,其累积生命风险(CLTR)≥20%且无BRCA1/2基因突变。结果显示,MRI可检出更早期肿瘤,但假阳性率也较高。但在50岁以上、乳腺密度为A~C类的患者中,MRI筛查较乳腺钼靶更优。推荐在有乳腺癌风险的患者中,运用MRI进行筛查。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