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HR阳性年轻乳腺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优化︱弗真探·RW科学星工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12/20 11:41:19  浏览量:1286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秋高气爽,遇见申城。近日,“弗真探·RW科学星工坊-乳腺癌真实世界案例比赛(东区)”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云集了众多国内乳腺癌名家,与青年医生共同探讨年轻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及真实世界研究。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刘慧教授和邵营波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田伟主治医师在《肿瘤瞭望》邀请下,共同探讨了HR阳性年轻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刘慧教授:今天主要围绕着年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展开讨论。我国的年轻乳腺癌比例较高,绝经前HR阳性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始终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之一。首先有请邵营波医生谈一下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哪些?
 
邵营波: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成逐年上升趋势,但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乳腺癌的流行学病特征和国外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的区别是我国女性乳腺癌诊断的平均年龄是45岁-55岁,西方国家的年龄是64岁,意味着我国女性的乳腺癌诊断平均年龄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十年,大约有60%的患者是绝经前的状态。此外,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筛查度较低等原因,我国初诊乳腺癌的肿瘤分期偏晚,这也是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仍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
 
刘慧教授:绝经前患者在我国乳腺癌人群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60%。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针对绝经前HR阳性患者强化内分泌治疗的理念,前提是要对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类。在临床当中可能会用到很多的风险评估工具,比如说传统的St.Gallen风险分级,依据临床病理特征的STEPP分析,还有CTS 5模型以及一些基因评估工具等。请田伟医生谈一下在临床实践中是如何运用这些模型来协助临床决策的?
 
田伟: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治疗预后以及对化疗或内分泌治疗选择的预测。21基因、70基因检测在患者预后评估方面取得了有非常好的进展,这两种基因检测工具对Luminal型患者是否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比如通过21基因评分将患者简单的分成高风险和低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可以明确建议接受术后的辅助化疗。70基因检测主要目的是评估临床高风险的患者能否豁免化疗。从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对于临床高风险的患者,如果70基因低风险的,也可以豁免化疗。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基于临床病理特征的工具可以来进行评估患者复发风险,包括2007年提出的St. Gallen风险分层,SOFT&TEXT延伸出来的STEPP分析等。STEPP分析也是基于2007年St.Gallen的专家共识对风险评估因子的预测,对于年龄<35岁、淋巴结阳性、Ki-67分数比较高、WHO2~3级的患者,应用OFS获益会更多一些。
 
刘慧教授:对于临床评估是中高危的患者,采用OFS的强化治疗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尤其是对一些中危患者,OFS联合AI还是TAM还存在着一些疑问。请邵云波医生来谈一下在临床实践中是如何来把握这个问题的?
 
邵营波:这是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HOBOE-2研究显示,OFS+来曲唑组较OFS+TAM可增加患者5年DFS获益(93.2% vs 85.4%;HR 0.72,95% CI 0.48-1.07,P=0.06),降低28%的复发风险;来曲唑对比TAM组的风险比和TEXT&SOFT中AI 对比TAM的风险比接近。这些研究为OFS+AI提供了证据。按照目前的临床路径来说,一般情况下中危患者应用OFS联合TAM是比较好的选择,高危患者则应该选择OFS联合AI。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中危患者面临应该选择联合TAM还是AI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考量。第一是临床疗效,按照既往的数据,联合AI的效果更好。第二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对TAM或者AI毒性反应的耐受性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目前还没有一些明确的指标可以用于指导患者应该选择TAM还是AI,我们也期待之后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或者更多的风险评估工具,把中危的患者进行细分,这也是今后的一个工作方向。
 
刘慧教授:今天我们讨论了关于年轻患者强化内分泌治疗的一些问题,包括风险评估,以及中危患者对于OFS联合AI或TAM的选择。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来看,OFS+AI应该是最强效的内分泌治疗组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我们不仅要通过科学的风险分层来指导患者选择OFS联合AI还是TAM,也要兼顾患者复发风险、疗效和对毒副反应的耐受性等问题,综合考量考量联合AI还是TAM。谢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讨论。
 
专家简介
 
刘慧
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郑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从事乳腺肿瘤工作近30年,曾赴挪威奥斯陆大学国立肿瘤医院研修1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乳腺肿瘤整形修复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治疗
 
邵营波
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管理与创新分会委员
 
田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治工作,在国际相关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内分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