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大咖访谈丨陈文明教授:大国崛起,全人源靶向BCMA CAR-T疗法照亮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希望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4 17:26:05  浏览量:140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欧洲血液协会(EHA)第29届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此次会议上,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入选口头汇报(S209),主题为全人源靶向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II期研究。为更加深入了解RRMM领域研究成果,《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别邀请陈文明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欧洲血液协会(EHA)第29届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此次会议上,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入选口头汇报(S209),主题为全人源靶向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II期研究。为更加深入了解RRMM领域研究成果,《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别邀请陈文明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最新数据公布
LUMMICAR 1Ⅱ期研究更新

请您介绍下这项全人源BCMA靶向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

陈文明教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而RRMM患者面临的治疗挑战尤为严峻。这些患者通常经历了多线治疗,疾病多次复发,且部分患者具有高危遗传学特征,治疗需求迫切。在这一背景下,科济药业和华东医药联合研发的全人源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CAR-T细胞疗法——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zevorcabtagene autoleucel,简称zevor-cel)应运而生。LUMMICAR 1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评估zevor-cel治疗RRMM疗效与安全性的Ⅰ/Ⅱ期临床研究。
 
2021年ASH会议中,LUMMICAR 1研究Ⅰ期随访1年的结果公布,其中疗效数据显示总缓解率(ORR)为100%,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sCR/CR)率为78.6%。2023年ASH会议上,更新了Ⅰ期最后1例受试者回输3年的数据:ORR与sCR/CR率同前,92.9%的患者达到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所有sCR或CR的患者均达到10-5 MRD阴性。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5个月,且36个月总生存期(OS)率为92.9%。
 
LUMMICAR 1Ⅱ期研究共有20多家中国医院参与,纳入了102例RRMM患者,入组患者均至少接受过三线治疗,包括至少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对zevor-cel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进行24个月的评估。2022年ASH上公布的初步结果显示,102例患者的ORR为92.2%,VGPR及以上为85.3%,sCR/CR率为45.1%。体现其在经多次治疗的RRMM患者中具有可观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1。
 
本次EHA年会中,报告了Ⅱ期队列随访时间更长的最新数据2,进一步观察了zevor-cel随时间延长对疾病缓解深度的影响。与先前报道的数据相比,zevor-cel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3月2日,共纳入102名患者(53.9%为男性),中位年龄59.5岁(范围:38~75岁),中位治疗线数4线(范围:3~15线)。91例患者(89.2%)对两类药物耐药,23例患者(22.5%)对三类药物耐药。此外,61例患者(59.8%)具有高风险细胞遗传学特征。
 
截至2023年10月25日,ORR达92.2%,20例患者(19.6%)达到VGPR。73例患者(71.6%)达到sCR,(n=69)或CR(n=4),且在10-5的水平下均实现了MRD阴性。在中位随访20.3个月(范围:0.4~27个月)时,反应持续时间(DOR)、PFS和OS数据尚未成熟。中位反应时间和达到CR/sCR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9.0天(范围:26~93天)和146天(范围:28~609天)。
 
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zevor-cel并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证明了其长期安全性。92例患者(90.2%)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仅7例(6.9%)为3/4级。2例(2.0%)患者出现1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28例(27.5%)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3级感染,27例(26.5%)患者出现所有级别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未出现≥3级的神经毒性事件。1例患者在输注zevor-cel 149天后死于治疗相关肺炎。
 
因此,总体来看,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再次证实,zevor-cel在经过多线治疗、多次复发的RRMM患者中缓解能力之深之久,并具有鼓舞人心的安全性概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ORR 92.2%的背后
Zevor-cel机制解码

在您的研究中,ORR高达92.2%,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数据。您认为取得如此瞩目的疗效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结果将对未来治疗领域有何影响?

陈文明教授:CAR-T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CAR与BCMA的抗原识别区的结合程度,结合越紧密,疗效越好;二是Zevor-cel本身结构的特点,25C2单链抗体不易形成二聚体,使得药物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稳定性,增强了安全性。此外,全人源结构的CAR-T细胞因其低免疫原性,不易引发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在体内存活时间更长,扩增量更大,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对于多次复发、多药耐药的RRMM患者,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延长其生存期和缓解时间。然而,Zevor-cel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即使是复发难治的患者,也能通过Zevor-cel获得深度缓解,预示着患者可能获得更长期的生存。Zevor-cel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疗效的提升,更在于其为RRMM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这种选择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为复发难治的RRMM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大国崛起
创造MM治疗的新地平线
 
针对当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挑战,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新的治疗策略或药物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您对未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前景有何展望?

陈文明教授:尽管目前MM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双抗)以及CAR-T细胞疗法等,患者已经实现了功能性治愈,即尽管疾病存在,但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但MM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开发新的药物和作用机制,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疾病缓解和延长患者生存期,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此外,对于真正高危的患者群体。即使在新药的帮助下,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仍然较短。如何识别这部分患者,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也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三特异性抗体(三抗)研究正引领国际前沿,为MM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同时,中国的新药埃普奈明(CPT)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批准上市的DR4/DR5激动剂,针对RRMM也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回望过往历届国际会议,可见中国学者在其中的参与程度与影响力实现了显著增长。在十余年前,中国学者往往仅能担任听众角色,而如今,我们不仅积极参与讨论,更能在会议上展示自身研究成果,这无疑象征着我国医学研究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国产新药研发的飞速进步成为推动此变革的关键动力。过去,我国在新药研发领域相对滞后,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双特异性抗体、CAR-T疗法、单克隆抗体等药物研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已逐渐逼近或引领世界前沿。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医学会议上的话语权,亦增强了我国医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在国际会议上,中国学者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与敬佩。这一转变既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国际研发能力上的提升,也揭示了我国疾病诊治能力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相信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不断问世,以及国内外研究者的通力合作,MM的治疗效果有望取得更为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Wenming Chen,et al.Blood 2022;140(S1):4564–4565
 
2.Wenming Chen,et al.2024 EHA Abstract S209.
 
 
专家简介
陈文明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
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
北京市卫生系统“215”人才学科带头人
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编辑部主任
北京市医管局登峰人才团队及多发性骨髓瘤重点专业带头人,朝阳学者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委员
亚洲骨髓瘤网(AMN)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联盟副理事长
先后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组长、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参编专著2部。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多发性骨髓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