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大咖访谈丨金洁教授:浙一之声唱响国际,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GR1803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公布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5 15:58:38  浏览量:179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欧洲血液协会(EHA)第29届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会议上,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入选。为深入了解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P961),《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金洁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欧洲血液协会(EHA)第29届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此会议为欧洲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每年吸引众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共同分享与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理念、最新科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成果。在本届会议上,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入选。为深入了解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P961),《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金洁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本次大会上,您团队有多项研究入选。其中,P961是一项关于GR1803(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请您介绍下这项研究的背景和主要结果?

金洁教授:目前,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GR1803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抗原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将细胞毒性T细胞重定向至表达BCMA的骨髓瘤细胞。其结合BCMA的亲和力(10-10M)较结合CD3的亲和力(10-8M)高两个数量级,此种非对称的设计确保了双特异性抗体分子能够募集并激活T细胞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有效降低CD3抗体介导的T细胞非特异性激活,从而减少GR1803在体内的毒副作用。
 
该研究拟评估GR1803注射液在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既往接受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CD38单抗治疗的RRMM患者每周静脉注射一次GR1803,治疗周期为24周。截至2024年1月30日,已完成剂量递增研究,并完成2个剂量组(180 ug/kg、240 ug/kg)的剂量扩展研究。截至2024年1月18日,共计入组50例患者,其中剂量递增研究16例,剂量扩展研究34例。
 
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31日,共40例患者完成了至少1次疗效评估。40例可评估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85%(34/40),绝大多数缓解的患者仍在持续给药中,随访时间最长至44周。180 ug/kg剂量组总计入组25例患者,2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周(范围:3周-32周),其中23例患者至少完成了1次疗效评估,ORR为96%(22/23),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发生率为43%,完全缓解(CR)及以上发生率为13%。180 ug/kg剂量组的13例基线合并髓外多发性骨髓瘤(EMM)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0周(范围:10周-25周),总体疗效评估ORR为100%(13/13),其中VGPR 7例,PR 6例。
 
大部分患者在首次疗效评估就能达到PR及以上的缓解,中位起效时间为3周。患者的缓解是持续的,且随着治疗持续缓解会进一步提高,对于尚未起效(SD、MR)的患者,或者达到PR但暂未达到VGPR及以上疗效的患者,所有疗效指标呈现下降趋势。25名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未达到,所有缓解的患者均未发生疾病进展的情况。
 
安全性方面,49名(98%)患者至少经历了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48例(96%)患者的TEAE≥3级。常见TEAEs(≥20%)如下:感染70%(38%Gr≥3)、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80%(6%Gr≥3)、发热40%(4%Gr≥3)、贫血70%(32%Gr≥3)、中性粒细胞减少76%(50%G≥3)、血小板减少64%(48%Gr≥3)、白细胞减少症66%(32%Gr≥3)、淋巴细胞减少62%(60%Gr≥3)、低钾血症52%(16%Gr≥3)和腹泻38%(8%Gr≥3)。在接受360 ug/kg剂量治疗队列中,2名患者可评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
 
总体而言,GR1803单药治疗RRMM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出色的抗骨髓瘤活性,特别是在EMM患者中。GR1803有望改善RRMM患者的预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后续该研究将提供更多关于疗效和安全性的数据。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我们注意到,GR1803在EMM患者中显示出了不错的有效性。这对于RRMM的治疗有何重要意义?您认为这一发现对于未来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有何影响?

金洁教授:在这项针对RRMM患者的I期单药治疗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了髓外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群体。在纳入的13例EMM患者中,所有患者至少完成了一个周期的疗效评估。令人鼓舞的是,其中7例患者达到了VGPR,这一结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众所周知,对于伴有髓外复发的骨髓瘤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案往往效果有限,许多临床试验甚至将这类患者排除在外。然而,GR1803这项研究的纳入标准并未排除这些患者,而是向他们敞开了治疗的大门。结果显示,GR1803在这些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为这些患者的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双靶点抗体类药物陆续的上市,预计将为更多骨髓瘤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的治疗选择。期待GR1803能够顺利完成临床试验,早日获批上市,造福更多患者。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请简单介绍一下您团队入选EHA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未来治疗领域带来哪些影响?

金洁教授:在本届EHA年会上,我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的研究团队荣幸地展示了十余项临床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涵盖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纤维化(MF)等多个血液学领域。特别是在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上,两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鼓舞人心的成果。其中一项是III期临床试验(P1054),比较了吉卡昔替尼与羟基脲在治疗中/高危初治骨髓纤维化患者中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24周时,吉卡昔替尼组患者脾脏缩小的比例显著优于羟基脲治疗组,为骨髓纤维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另一项研究则聚焦于吉卡昔替尼在治疗伴有贫血的骨髓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P1031)。研究结果显示,超过40%的患者在接受吉卡昔替尼治疗后,贫血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发现对于贫血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芦可替尼不耐受的患者,吉卡昔替尼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2024年EHA年会上展示的临床研究成果,不仅凸显了我国在血液肿瘤学领域的深度研究及创新能力,同时更为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研究预示着未来治疗策略将更加多元化及个性化,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福祉。
 
金洁教授团队重点成果展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1.摘要号:P961
题目:A PHASE I MONOTHERAPY STUDY ASSESSING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GR1803,A BCMA×CD3 BISPECIFIC ANTIBODY,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评估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GR1803注射液单药治疗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期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杨敏
通讯作者:金洁
 
2.摘要号:P1960
题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LQUETAMAB,A GPRC5D×CD3 BISPECIFIC
ANTIBODY,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FROM THE PHASE 1/2 MONUMENTAL-1 STUDY
Talquetamab(GPRC5D×CD3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1/2期MonumenTAL-1研究的中期分析
第一作者:安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通讯作者:金洁
 
3.摘要号:P1031
题目:UNVEIL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EDICTIVE FACTORS OF JAKTINIBTREATMENT IN MYELOFIBROSIS PATIENTS WITH ANEMIA
揭示吉卡昔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和预测因素
第一作者:王华锋
通讯作者:金洁
 
4.摘要号:P1054
题目: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JAKTINIB VERSUS HYDROXYUREA IN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2 OR HIGH RISK MYELOFIBROSIS:FINALANALYSI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吉卡昔替尼与羟基脲治疗中危-2或高危的骨髓纤维化住院患者的综合评估:一项随机3期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
第一作者:王华锋
通讯作者:金洁
 
5.摘要号:PB2474
题目:VENETOCLAX PLUS HOMOHARRINGTONINE WITH CYTARABINE AND ACLARUBICIN AS INDUCTION THERAPY FOR YOUNG ADULTS WITH DE NOVOACUTE MYELOID LEUKEMIA:A PROSPECTIVE,SINGLE-ARM,MULTICENTER,PHASE 2 STUDY
维奈克拉、高三尖杉酯联合阿糖胞苷和阿霉素作为青年新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的2期研究
第一作者:王华锋
通讯作者:金洁
 
专家简介
金洁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荣誉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浙大一院淋巴瘤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血液学教研室主任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抗癌协会血液疾病转化医学主任委员
CSCO中国抗白血病联盟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杨敏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委会秘书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中心国家级核查员
获得浙江首届“优秀青年副主任医师”称号,及2018年度浙江省医师协会优秀青年医师称号。
负责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厅级课题一项。从事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淋巴瘤亚专科方向。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项目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Front Oncol、Hematologica、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Leukemia Lymphoma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专家简介
王华锋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特聘研究员
美国City of Hope国家医学中心博士后
美国布朗大学以及英国Royal Free Hospital访问学者
浙江省551人才计划医坛新秀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秘书
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成员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8篇,分别发表在Lancet Hematology、Leukemia、Clinical Transitional Medicine、Blood Cancer Journal等期刊
国际会议口头报告及摘要报告多次,获得5次美国血液学年会ASH Abstract Achievement Award
浙江省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3/10)

版面编辑:张靖璇new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多发性骨髓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