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18热评│朱旭教授谈肝癌介入治疗最新进展,TACE联合治疗“大有文章”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6/14 16:27:48  浏览量:2197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至今。

 编者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至今,便一直是“晚期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正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2018ASCO肿瘤学年度盛会同样非常关注TACE的最新进展,我们特邀我国介入治疗专家,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朱旭教授点评今年ASCO上关于TACE的最新研究进展,以飨读者!

 
摘要4018: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全球OPTIMIS研究最终分析结果
背景
 
TACE常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HCC(uHCC)。然而,关于TACE失败的指征和定义,目前还没有全球公认的共识。重新评估失败后继续给予TACE的风险/获益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会延迟或阻碍患者接受后续治疗。
 
方法
 
OPTIMIS是一项国际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了接受TACE治疗的uHCC患者。收集初始治疗、安全性、后续治疗和疗效数据。TACE资格被定义并符合国际和地区准则。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总体而言,共1650例患者给予了TACE; BCLC C期529例(32%),肝外扩散118例(7%),门静脉血栓形成123例(7%)。在后期随访中,636名患者(39%)接受了TACE,尽管不符合协议规定的TACE标准。第一次TACE后,在评估的肝脏参数中,出现慢性肝功能恶化(TACE后30-90天CTCAE等级恶化)的患者比例在11%至29%之间。第一次TACE(N = 1650)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4%和26%,以后逐次下降,第二次10%和16%( n = 1002),第三次10%和15%(n = 580)和第四次8%和17%( n = 338)。
 
疾病进展率随TACE数量增加,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TACE分别为18%、21%、25%和27%。在研究期间,总共有507例(31%)患者转变为不合格TACE标准。在507例患者中,47例(9%)在TACE不合格时给予索拉非尼,460例(91%)在后期给予索拉非尼或不予索拉非尼。2个队列之间观察到严重的不平衡,计划倾向评分分析以分析TACE不合格患者的总体存活率。
 
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真实世界TACE的使用似乎与治疗指南有所偏离,表明急需就TACE失败的指征和定义达成全球公认共识。这些观察结果也表明,监测接受TACE患者肝功能的重要性。
 
点评
 
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超过70%的患者为中晚期。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至今,便一直是“晚期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主要治疗方法。长期以来,TACE治疗进展后缺乏很好的替代疗法或补救疗法,所以关于“TACE失败”后的研究显得几乎毫无意义。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HCC治疗当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子靶向治疗不仅仅成为了TACE治疗的最好搭档,也为晚期HCC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关于“TACE失败”这一定义的研究亟待明确,以便更有效的优化晚期HCC病人的治疗模式。
 
OPTIMIS作为一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结果真实反映了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uHCC)TACE治疗情况及TACE失败后的治疗选择情况,结果显示部分TACE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并不符合指南。虽然该研究缺乏对TACE选择偏离指南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但是,该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正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摘要4017: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开放、多中心II期试验TACTICS结果
背景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TACE联合索拉非尼(TS组)与单用TACE相比可延长无法切除H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或总生存期(OS)。
 
方法
 
在这项随机、开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NCT01217034)中,Child-Pugh评分≤7、ECOG评分0-1,无血管侵犯(VI)、无肝外扩散(EHS),病灶大小≤10厘米且数量≤10,器官功能正常的不可切除HCC患者按 1:1随机分配至T或TS组,按机构、是否符合Milan标准以及先前TACE 0或1-2进行分层。在TS组中,在TACE之前索拉非尼400mg每天一次预处理2-3周,在TACE疗程期间常规800mg,每天一次直到TTUP(由于无法治愈的肿瘤进展、Child-Pugh C恶化或出现VI / EHS而无法进行TACE的时间)。主要终点是PFS和OS。该试验中的PFS事件被定义为死亡或至TTUP的时间。关键次要终点是进展时间和安全性。 PFS预计延长40%,从18个月(对照组)延长至25个月,目标HR为0.71,效能0.80。
 
结果
 
该试验在33个机构中进行,共15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T(n = 76)或TS(n = 80)。 T和TS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3.5和25.2个月(HR = 0.59,95%CI 0.41-0.87; p = 0.006)。OS还没有达到。T和TS组的中位TTP分别为13.5和24.1个月(HR = 0.56,95%CI 0.38-0.83; p = 0.004)。 T和TS组的中位TTUP分别为20.6和26.7个月(HR = 0.57,95%CI 0.35-0.92; p = 0.02)。没有出现新的不良反应。
 
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TACE与单纯TACE相比显著改善了不可切除HCC患者的PFS。不良事件与先前TACE联合试验已知的安全性一致。
 
点评
 
索拉非尼是目前公认的治疗HCC有效的靶向药物,TACE对于不可切除HCC的疗效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如何将二者联合进一步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随机对照研究很好的证实了索拉非尼联合TACE可以明显提高不可切除HCC患者的PFS,结果令人鼓舞,期待OS结果。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该文的作者曾在2011年发表了一篇类似的研究,结果显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并没有提高PFS和OS(日本国内研究)。当时正值靶向药物在HCC治疗领域之初,其研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对靶向药物提出质疑的大样本RCT研究。时隔七年,类似的设计却得出阳性结果。比较前后两个研究,最重要的差别在于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时机、联合用药的方式不同,这也反映出所谓“联合治疗”大有学问。
 
摘要e16146:血浆cfDNA检测TACE治疗后HCC患者早期复发的可能性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致命癌症之一,复发率高而预后差。对于晚期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微创临床非手术治疗是标准的一线选择。然而,目前基于血清学检查(包括AFP)和影像学(超声,CT,MRI等)的监测方法在早期发现残余病灶和复发方面还不尽如意,影响TACE治疗后的长期疗效。
 
方法
 
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阶段纳入41例HCC患者,根据肿瘤病灶数目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病变组(S)和多病变组(M)。在第二阶段,纳入3例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同时进行血浆cfDNA的定期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包括AFP)以监测TACE治疗后HCC患者的动态反应。对肿瘤组织DNA和匹配游离DNA与覆盖1,086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1.15M大小的小组进行富集。在Illumina X10平台上进行新一代测序时,捕获的测序数据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处理以确定变异。
 
结果
 
我们发现血浆cfDNA的突变谱与肿瘤组织DNA的突变谱相一致。使用7个基因(CTNNB1,PIK3CA,MET,EGFR,FBXMW7,TP53和ERBB2)的突变负荷可将M组与S组区分开来。另外,10个基因(NRAS,BRAF,PIK3CA,KRAS,ARID1A,AXIN1,ARID2,TERT,TP53,CTNNB1)的血浆cfDNA突变负荷能在CT成像和α-甲胎蛋白(AFP)变化之前提示复发。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血浆cfDNA可作为HCC患者TACE治疗的潜在监测工具。10个基因(NRAS,BRAF,PIK3CA,KRAS,ARID1A,AXIN1,ARID2,TERT,TP53,CTNNB1)的高突变负荷状态可能与HCC患者的复发相关。
 
点评
 
探索癌症早期复发转移的标志物一直是基础研究的热点,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预测HCC复发的监测方法,本研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般来说,对于晚期HCC患者TACE治疗很少能达到对肿瘤的彻底控制,从摘要内容无法判断研究者如何定义TACE治疗后复发,也未能就治疗前后的cfDNA进行比较,因此研究内容需要补充完善。
 
另外,HCC的复发因素不仅仅是一个肿瘤疾病的复发,背后还隐藏着肝炎病毒、肝硬化等一系列起病因素。所以能准确找到和复发相关的预测因子或风险因素是很有临床意义的,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一领域能取得新突破。
 
(撰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郭建海,曹广,朱旭)
 
专家简介
 
朱旭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肝转移癌与转化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
 
科技部重点专项专家库评审专家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朱旭教授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