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乐转乾坤,创介未来丨2022年中日肝癌联盟高峰论坛圆满举行,巅峰对话,共御肝癌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0/24 15:22:16  浏览量:830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2年10月15日,在“中日肝癌诊疗促进交流联盟(CJLCA)”迈入的第四个秋天,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教授(工藤正俊)云端相聚,携手中日学者共襄盛举,隆重举行“2022年中日肝癌联盟高峰论坛”。

编者按:2022年10月15日,在“中日肝癌诊疗促进交流联盟(CJLCA)”迈入的第四个秋天,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教授(工藤正俊)云端相聚,携手中日学者共襄盛举,隆重举行“2022年中日肝癌联盟高峰论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肝癌转化治疗、介入治疗、系统治疗新进展,探讨肝癌热点问题,一场抵御肝癌的巅峰对话就此展开。
 
 
会议伊始,在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的主持下,2022年中日肝癌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各大会主席隆重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表示中日肝癌促进交流联盟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不断的交流学习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肝癌患者全程管理专家指导意见》等指南及一系列中日学者的研究进展不断提升两国肝癌医生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樊嘉院士期望两国医生进一步加深合作,携手构建肝癌治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指出肝癌严重威胁亚洲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综合日本肝癌介入、手术经验以及我国在中晚期肝癌转化、系统治疗的优势,局部联合系统性治疗逐步成为了新的治疗趋势。董家鸿院士希望与会专家能够深入交流探讨未来肝癌的诊疗发展方向,为患者寻求更多可及的治疗方案,给亚洲乃至全球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工藤正俊)教授表示年初举办的“中日肝癌促进交流联盟高峰论坛”盛景依旧在目,而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两国专家取得了许多前沿进展,亟需本次大会予以总结交流。因此,工藤正俊教授对大会内容充满期待,并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中日肝癌诊疗促进交流联盟的迎来了三位新的成员,分别是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Tanaka Toshihiro(田中利洋)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Stephen Lam Chan(陈林)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Tan To Cheung(张丹图)教授,与会专家对三位的加入表示隆重欢迎,更多抗击肝癌的力量将促进肝癌早日走向治愈。
 
 
第一篇章 乐转乾坤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伟林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的主持下,大会开启第一篇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从不治、难治到根治系统探讨了肝癌转化治疗的人群特征。由于我国多数肝癌初诊即为中晚期,单纯手术复发率高,生存相对较差,需寻求更优的治疗策略。随着近年来免疫、靶向的转化治疗证据不断丰富,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可较单纯的局部治疗更具优势,基于此发布的《肝癌转化中国专家治疗共识(2021版)》有力的提升了肝癌整体预后。孙教授强调,除了早期可实施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之外,其他患者均是转化治疗的目标患者,但需要综合考虑治疗强度、肿瘤敏感性和患者耐受性,其中最有可能实现转化成功的潜在可切除病人最低标准为:①可通过半肝切除,或通过半肝切除对侧肝脏病灶在米兰标准内;②门脉癌栓未累积对侧肝叶或肠系膜静脉,静脉癌栓未累及心房,无肝外转移;③PS=0-1;④Child-Pugh A级。此外,对于外科学意义可切除的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临床中可通过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方式对患者系统治疗进行评估预测,有助于医生深入理解肝癌特征。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Kiyoshi Hasegawa(長谷川潔)教授分享了晚期肝癌系统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前沿进展。手术是晚期肝细胞癌(HCC)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方式,但若发生转移则会导致无法手术,REFLECT研究中仑伐替尼较索拉非尼在晚期HCC的优势奠定了转化治疗的基础。LENS-HCC研究中则进一步证实仑伐替尼转化治疗的效果。该研究中对于肝内血管侵犯、同步或异时肝外转移、肉眼可见残余灶的不可切除HCC患者,经仑伐替尼转化治疗后69.7%的患者实施了肝癌切除术,且90天内死亡率为0%,1年总生存(OS)率达到75.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7.2个月。長谷川潔教授指出,之所以LENS-HCC研究的手术切除率高,是因为纳入了“技术上可切除但肿瘤学不可切除”的患者,后续该研究将继续对“技术上不可切除”患者、存在癌栓的患者进行深入分析,为转化治疗提供更优秀的治疗策略。随后,長谷川潔教授分享了一系列转化治疗的病例,提出了对于“晚期HCC直接切除是否完全不可能”、“技术可切除或肿瘤学可切除的定义”、“转化治疗后手术时机”等思考,并对未来更多研究数据的披露充满期待。
 
 
本次大会首次增设了投票环节,与会专家对肝癌转化治疗、系统治疗、介入治疗等不同维度的临床热点问题进行投票并展开讨论,旨在对争议性问题寻求共识,为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指引方向。
 
在長谷川潔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郝纯毅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连新教授、荚卫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广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Etsuro Hatano教授,香港大学玛利医院张丹图教授就肝癌转化治疗的患者画像展开讨论并指出,肝癌转化治疗发展尚未成熟,对于Ⅱb期~Ⅲa期、VP≤3或部分存在肝外转移可切除病灶的患者,转化治疗已初见成效。而明确哪些人群能够真正获益,合理评估、准确分层、精准预测、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在实施转化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虑及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保障转化治疗安全性,在围术期做好监测,进而实现肝癌从“不治”到“难治”,再到“根治”的跨越。
 
 
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陈林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的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天夫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宋天强教授,重庆西南医院夏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戴朝六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乐杜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华向东教授,苏北人民医院柏斗胜教授,日本东京虎之门医院Junichi Shindoh教授,日本国立医院九州医疗中心Yuko Takami教授深入讨论了肝癌转化治疗的手术窗口期用药安全性。在当前系统治疗疗效预测手段不足的背景下,对于有机会实施转化治疗的患者,应积极选择疗效较强、应答较快的方案,并严密监测安全性,以争取更多根治的机会。与会专家表示随着靶向、免疫治疗发展,在已有临床研究及临床经验中,以TKI为基础的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显示出了较单一手段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可在转化治疗过程中根据淋巴细胞等已经报道的指标判断系统治疗敏感性,以指导后续局部治疗的可行性。
 

第二篇章 创介未来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国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翟博教授的主持下,大会进入创介未来篇章。
 
 
本篇章中,工藤正俊教授首先带领与会专家一览新时期肝内肿瘤诊疗新策略。以仑伐替尼为代表的系统治疗为中晚期肝癌带来新的突破,TACE策略也随之发展成为系统治疗序贯TACE的方式。TACTICS-L研究显示,仑伐替尼联合TACE的ORR高达79%,CR达到53.2%,无论患者是否符合up-to-7标准,CR率均超过50%,最新的亚组分析数据显示Child-Pugh评分低、TACE前仑伐替尼相对剂量强度(RDI)达到100%的患者CR、ORR更优。目前TACTICS-L研究的mPFS已达到28个月,随访24个月的OS尚未达到,较既往的TACTICS研究有更好的表现,且在up-to-7标准之外人群疗效更优。结合仑伐替尼可以使患者肿瘤内血管正常化的机制和TACTICS-L研究进展,工藤正俊教授进一步分享了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实战病例经验,并强调对于中期肝癌,若患者不适合TACE,则仑伐替尼占据主导地位、TACE占次要地位;若患者适合TACE,则TACE占据主要地位,仑伐替尼占据次要地位,无论哪种情况,TACE和仑伐替尼都是缺一不可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对晚期肝癌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的优选策略展开深入解读。在晚期HCC的系统治疗方面,靶向单药治疗中REFLECT研究中仑伐替尼的OS不仅突破一年,也取得了高达18.8%的ORR,免疫单药治疗的OS也同样超过1年;以此为基础的免疫联合靶向、免疫联合免疫研究各有千秋,但在ORR表现却不尽人意,Ⅲ期研究中表现最好的LEAP-002也未能突破30%。在晚期HCC的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方面,Ⅱ期研究中TCAE或HAIC联合仑伐替尼联合免疫的三药方案ORR率甚至可高达78.9%,Ⅲ期LAUNCH研究显示,仑伐替尼联合TACE较仑伐替尼单药可显著改善晚期HCC疗效,ORR为45.9%vs 20.8%(RECIST 1.1)P<0.001,mOS 17.8个月vs 11.5个月HR=0.45 P<0.001,mPFS为10.6个月vs 6.4个月HR=0.43 P<0.001,转化切除率为15.3%vs 1.2%,总体安全可控。因此,仑伐替尼联合TACE为晚期HCC提供潜在的一线治疗选择,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发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工藤正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颜志平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瑞宝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维富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明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樊喜文教授,日本武藏野红十字医院Kaoru Tsuchiya教授对介入治疗时系统治疗的应用时机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指出系统治疗与介入治疗同期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TACTICS-L研究数据的披露,介入治疗前采取系统治疗的疗法逐渐获得认可,但临床专家认为应以短期使用,以便灵活掌控TACE时机。
 
 
在工藤正俊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消化病医院韩国宏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康顺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尹国文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佳睿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温树伟教授,日本东京虎之门医院Yusuke Kawamura教授,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Tanaka Toshihiro教授对上述选项展开分析,并指出以仑伐替尼为代表的TKI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血管正常化,是临床公认的TACE最佳拍档。基于既往晚期肝癌研究中靶向联合免疫的优秀表现,在TKI+TACE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虽然尚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但仍是临床中可以考虑的决策方向,与会专家期待更多的证据披露,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选择。
 
 
大会尾声,樊嘉院士回顾与会专家的精彩报告,指出中日两国医生在肝癌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战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结果非常喜人。樊嘉院士表示,作为医生,应秉持让患者得到更多获益的目标,加强中日肝癌专家的交流合作,逐步实现肝癌治愈的伟大愿景,为肝癌患者创造美好的未来!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癌

分享到: 更多